均缴仅230元 人社部拟引导城乡居民养老多缴早保
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调整推进后,改革的步伐走进城乡居保。
近日,从人社部了解到,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平均缴费水平接近230元,首次提标后,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27个省份、2500多个县级政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472万人,其中60岁以上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14800万人。
同时,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相对于增长较快的农民收入来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水平总体上增长幅度很小,下一步人社部门将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多缴费,早参保。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庹国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不一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完全是由财政支付,增长受到的阻力比较大,居民增加缴费的积极性也不高。
去年平均每天增加1万参保人
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平均缴费水平接近230元,参保人数比上年度增加365万人,相当于每天增加1万人。
2015年,我国基本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各省级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出台了统一城乡居保政策文件,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基本建成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的城乡居保制度。
据了解,2015年首次提标成效明显,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27个省份、2500多个县级政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实际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除了中央财政的支付外,地方财政也会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比如,北京市就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增加40元,从目前的每人每月43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
庹国柱介绍,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一般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钱,北京、江浙等相对富裕的地区,地方财政出的资金比较多,一般都出到一百多元,一些西部地区地方财政可能只配套支出十几元,各地差距比较大。
“(养老保险)怎么实现公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之后,关键点可能在于企业年金的建立上,更重要的是与城乡居保之间的巨大差距,几千元和几十元,这个差距如何公平?”庹国柱说,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应该快速增加,逐渐接近企业职工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从2009年启动新农保试点,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此后5年一直未能调整,相对于同时期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每年10%的增幅而言,差距越拉越大。
一位人社部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城乡居保应该有制度化的增长机制,实现快速上涨,但是,这一块目前还没有政策动向。实际上,人社部早已有一套增长方案,但是,涉及到财政出钱,财政方面的阻力比较大。
地方已开始引导积极参保
实际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步伐较慢,主要问题在于缴费基数较低,给财政支付带来一定压力。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就曾指出,按规定,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再每人至少补贴30元。以2014年为例,当年城乡居保基金的总收入,只有666亿来自个人缴费,不足三成。
人社部指出,下一步人社部门将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多缴费,早参保。
据了解,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目前,为满足不同缴费意愿和能力的居民的缴费需求,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12档,最低档为100元,最高达到2000元。
庹国柱称,在一些地方做调研的时候发现,一般居民都会选择100元、200元的低档缴费,真正选择超过1000元缴费档的人很少,并不是城乡居民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中间涉及到很多问题。
一方面是居民觉得养老还比较遥远,另一方面是受此前一些地方老农保资金发放困难的影响,担心缴费后利益受损,庹国柱介绍,在自愿参保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并不高。
以中国西部某县城为例,2014年底,当地社保部门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提质扩面工作》中指出,2013年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员中选择最低档100元/年的人数为9.71万人,占参保缴费总人数的94.73%,参保缴费人员中选择较高档次(1000元/年至3000元/年)的人数为0.37万人,仅占参保缴费总人数的3.61%。
对此,庹国柱说:“一些地方要求,家里有老人想每年领取城乡医保的话,家里的年轻人就必须要参加城乡居保,不入城乡居保就不发钱,一些地方之所以这样引导,就是想动员更大的范围参加。”